服务热线:400-189-196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科普知识
营养厨房
 
 
行业新闻  
 
北京“80后”海归做农民种植有机果蔬
点击 4102 时间 2015-06-16 10:25:23
 

  在法国留学拿到经济和管理类两个硕士学位的北京“80后”王冕,回到中国后没有像其他留学生一样选择精英白领的生活,而是在北京郊外做起“农民”,种植有机果蔬。 

  放弃40万元人民币年薪 留法海归做“农民”

  在北京东北方,五环外的何各庄村,有一片同周围看上去格格不入的土地。这片占地440亩的土地由3米左右的高墙包围,墙外层层高楼正在拔地而起,而从大门口向墙内看去却满是杂草,走进去约200米才能见到连成排的温室大棚,这里就是王冕种植有机果蔬的地方。

  王冕的公司办公建筑看上去很简单,像是砖瓦和铁皮构建的简易房。中等身材的王冕虽然看上去有几分疲惫,手掌有些粗糙,但握起手来倒有几分力气。当问起为何会放弃高薪工作跑来种地,王冕皱了皱眉头,抛出一句:“这里面原因其实还挺复杂。”

  2003年,王冕大学本科毕业,想出国见见世面、历练一番,于是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求学之路,因家境一般,生活总是十分拮据,而且还经常需要借钱养活自己。“那时候虽然穷,但我知道以后我一定会有钱的,我十分坚信这一点,所以借钱只不过是把我未来的钱拿来先用,到时候我总能还上。”或许是从小便养成的自主意识,无论是上中学、高考还是出国都是王冕自己拿的主意,对于未来,他也有着强烈的进取意识。

  从法国毕业后,王冕又到向往的非洲工作了一段时间。

  2010年,王冕感觉经历够了,于是又选择回到中国做了两年的房地产审计工作。

  审计这份工作,王冕起初还是相当满意的,但他却属于那种闲不住的人,甚至说他有“野心”也不为过。“干了两年的审计工作,因为本来就喜欢睡觉,再加上工作比较清闲,就感觉一直浑浑噩噩的。”

  4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年薪或许在不少二十七八岁的普通人眼里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对于王冕来说,这还不能发挥出他所有才能。“其实那时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究竟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但起码审计这份工作并没有发挥出我的全部实力。”

  因为在法国时曾在一家农场干过收割、采摘的工作,后来还在刚果布做过蔗糖方面的工作,让王冕接触到了外国一些纯生态的农作物。恰逢中国提出农村土地确权的相关政策,这让王冕看到了一些机遇。于是两年后,王冕便在北京昌平包了一片地,支起8个大棚。因为昌平生产草莓,于是他也开始学着种起有机草莓。

  王冕说,“我本来就喜欢种种植物,养养花草,很早就想等着有钱了以后包块地自己种点东西。”

  宁愿看草莓烂掉 也不愿打破原生态底线

  多年前在法国留学时的照片中,王冕的皮肤还算得上白皙,而经过这几年跟土地和太阳的较量,他的肤色已变得黝黑。虽然会被员工称作“王总”,但王冕浑身上下却已经有了几分中国农民的味道,如今也更看不出一丁点海归样子。

  头一年创业的时候,王冕用几年工作积累下来的40多万在北京昌平支起了8座大棚,把种植有机草莓作为了他踏入有机农业的起点。当时,王冕一边阅读各种植物学和农业相关的书籍,一边有空就去中国农业大学旁听课程,同时还找了不少相关专家提供帮助。“很多研究这方面的专家都很乐于帮助我,他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都是在实验室中,很多都没有投入到应用,他们听说我要做这个,都很支持,免费给我提供了不少相关技术。”

  北京农科院的青年学者魏书军是王冕最早认识的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方面的专家。魏书军记得,王冕最初向他请教如何用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的问题时,他很惊讶,他没想到一个经济学海归会对有机种植感兴趣,更没想到王冕已经看了那么多植物方面的书。

  但这些从未在地里真正转换成实用的技术在王冕的手里跟一张张白纸区别并不大。为了找出合适的技术方案,王冕几乎将所有技术都分别用在了他的8个大棚当中。同时王冕还雇佣了几个从事过有机种植的工人,万事俱备后,王冕信心满满地期待他的地里结出草莓。

  “最后慢慢懂一些有机的时候我才知道,草莓算是比较难种的。”因为几乎对有机种植一窍不通,选择种植有机草莓让王冕栽了个大跟头。“第一年8个棚,最后可以说全部绝产,开始的时候想到会很难,但没想到第一年会那么惨。”王冕现在聊起头一年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不可思议。

  王冕雇来的工人虽说是从其它有机农场来的,却对他的种植方法却一窍不通。王冕的有机种植主要是依靠以虫治虫,为植物营造出一种自然平衡的原生态,不仅不使用农药化肥,而且也不会使用激素。眼看草莓收成不好,有工人建议他喷点农药或者打点激素,王冕都一一拒绝,宁愿看着一颗颗草莓烂掉也不愿打破底线。

  从颗粒无收到每年供应700多家庭

  虽然第一年几乎颗粒无收,40多万的资金也一去不复返,但王冕并未放弃有机种植的念头。“惨是惨了点,但经过那一年的积累我也掌握了不少基础种植技术,对有机种植也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当时我相信接下来一定会有好转。”王冕说。

  按照王冕的种植技术,昆虫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他办公室茶几上就能看到两只用树脂做成的昆虫标本。蜜蜂是王冕打交道最早也是最多的昆虫之一,可以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产量,为此王冕还专门学习了蜜蜂养殖技术。也是用边看书边跟养蜂人交流的方式,王冕最早养了十几个蜂箱。“那时候嫌热和闷就没有带防护罩,结果经常会被蜜蜂蛰。”王冕被蛰得多了,身体就积累了不少毒素,有一次恰好被蜜蜂蛰到了眉心,结果体内毒素发作,浑身晕眩无力躺倒在了地上。“浑身感觉都麻痹了,动也动不了,趴了一个多小时,”王冕指着自己的眼睛和脸说,“起来的时候感觉脸肿得都变平了,不停流眼泪。”

  第一年也让王冕真正体会到了做农民的感觉。“以前觉得铲地没什么技巧,干了之后发现真没那么容易,”王冕用手一边比划一边说,“虽然就是简单的刨地,也不是光用蛮力就可以的,得讲究一个技巧和角度,否则干不久就得累趴下。”

  王冕一家都没有干过农活,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就信一句老话‘旱耪地涝浇水’,因此这还闹过一次笑话。一天下大雨,王冕的父亲看到地里涝了,立马提了水桶跑去浇地,周围村里的农民看了都哈哈大笑。“我父亲不懂啊,他就以为涝了就要浇水,其实浇水是为了给作物降温,雨水吸收了阳光会升温,所以浇凉水,但那时我的地根本不需要。”王冕笑着说。

  历经重重困难,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后,第二年王冕拿剩下的钱换个地方,另起了两个大棚,结果有了起色。2013年底,王冕此前的一个草莓顾客,也是学生物工程的李海军加入了他的有机果蔬种植。再加上另一位同学的加入,他们一起盘下了现在的这片农场。现在王冕的36个大棚中有三四十种果蔬,每年产量2000多斤,能够稳定供应700个以上的家庭。

  海外经历磨练出预见力和判断力

  今年已是王冕创业第四年,虽然一切才刚刚步入正轨,但这几年间的辛酸却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王冕自己也说:“要是换做他人可能在经历第一年的失败后就会放弃了,当时我是下定决心无论成败都要做三年,虽然期间以前的房地产公司又要我回去,工资还涨到了一年70多万元,但还是咬牙没回去,我就觉得我一定能成,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在王冕身上,坚韧固然难能可贵,但他优于常人的预见力和判断力却是帮助他走到今天最重要的能力,而这许多也是得益于他在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

  王冕在法国留学时因为身上没钱,为了开源节流,一方面经常出入最便宜的市场,买的菜有些甚至比中国还便宜;另一方面还兼职打各种零工,洗碗、端盘子、打杂几乎各种杂活他都干过。王冕曾跟十几个人住在一间由当地政府补助的三十来平米的贫民窟小屋里。“一起住的什么人都有,包括妓女、偷渡的、打黑工的,三教九流做什么的都有。”也正是在那住的4个多月,让王冕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当中的形形色色和体会到其中的世态炎凉。

  “一开始我出国的时候就抱着想要出去看看的打算,”王冕说,“拿学位其实是最次要的,欧洲就像是中国的未来,非洲就像是中国的历史,我就想去看看那些地方。”正是因为看到了欧洲先进的地方,让王冕洞察到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

  “回国后,其实并未感到有什么优势,相反很多地方还有些缺乏。”王冕认为,作为一名在外国待了6年的海归,在回国后不仅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在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方面还有不少欠缺。“但这6年的时间却让我的心智更加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加完善,这恰恰正是创业所需要最关键的东西。”王冕说。


 
视频中心
了解更多
森源——健康之源
滨城报道
黑土地节目组来森源有机食品基地
走进新农村
美丽 营口
森源基地
农业之窗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视频中心 新闻资讯 会员专区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公司使命
服务准则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基地展示
蔬菜类
水果类
粮食类
养殖类
视频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科普知识
营养厨房
注册会员
会员登录
在线订购
会员专享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版权信息:营口森源有机食品 辽ICP备13010729号-2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东城办事处张郎寨村 配送专线:400-189-1968 电话:0417-7731166 传真:0417-7703366 邮箱:2911670623@qq.com